“危險品”本身就是個極其敏感的詞,保障
危險品運輸的安全,對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的航空運輸業來說,顯然是一個棘手問題。
為了破解這個難題,民航下了不少功夫。例如,民航局開展了瞞報危險品專項整治活動,與國家郵政局聯合發布了《鋰電池郵件航空運輸管理辦法》,航空運輸企業加強了對
危險品運輸從業人員的培訓等。這些措施,加固了危險品運輸的安全防線,也取得了一些成效。迄今為止,我國未出現因危險品運輸導致的重大航空事故。但是,我們要看到,不規范運輸危險品導致的危險品泄漏、冒煙、燃燒、起火事件仍多次發生,威脅民航安全。要真正實現危險品的安全運輸,還需要政府部門、航空運輸企業、貨運代理人等涉及危險品運輸的單位嚴抓共管。
嚴抓共管首先要嚴格抓落實。盡管我國危險品運輸的法規體系亟待健全完善,但如果嚴格按照國際民航組織《危險物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》和我國危險品運輸管理的規定來實施危險品運輸,是能夠保證航空安全的。危險品航空運輸之所以存在安全隱患,正是因為一些單位并沒有真正將這些規章制度落實到位,甚至還有將危險品以非危險品的形式交付航空運輸,出現瞞報、夾帶的情況。只有各單位都抓好規章制度的落實,才能破解危險品運輸的安全難題。
其次,嚴抓共管要共管理。危險品運輸具有環節多、鏈條長、專業性強、從業人員多等特點。這些特點決定了保障危險品運輸安全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努力。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單位,都只能管理好整個運輸鏈條中的一環。要實現整個運輸鏈條的安全,必須共同管理。共同管理就是要求各單位主動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責任,特別是要避免鏈條的銜接環節出現監管或者管理的“真空地帶”。
最后,保障危險品運輸安全也離不開服務對象的支持與配合。不論是旅客還是托運人,選擇航空運輸,就是看中了其安全、快捷的優點。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線,也是民航對所有服務對象的承諾。在享受航空運輸服務帶來的安全和快捷的同時,服務對象也要盡到相應義務,就是要配合執行相關規定。事實上,哪些物品可以運輸、應采用何種方式運輸都有著詳細的規定,在民航局網站以及航空公司網站上也都能夠查詢得到。有了大家的齊心支持配合,民航危險品運輸安全工作并非難事。